信息公示

当前位置:首页>体卫艺教育 > 信息公示 > 正文详情

江夏区教育局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更新时间:2019-05-14    浏览量:16033    作者:体卫艺站    来源:体卫艺站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近年来,由于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2018年,江夏区中小学生总视力低下率为49.89%,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为36.05%、70.07%、83.29%。为深入推进江夏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公益服务全覆盖,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特制订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和《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公益服务促进学生视力健康的通知》(武政办〔2018〕66号)、《全面推进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公益服务全覆盖,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实施细则》(武教体卫艺〔2019〕1号)精神和文件要求,进一步巩固防控成果,实现防控目标,普惠全区儿童青少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第一阶段目标

2019年4月,完成全区中小学生近视率的筛查摸底,分校、班建立完善的学生近视发生率基本信息电子档案。

第二阶段目标

2019年12月前,配合市教育局、市视防中心进行全区中小学校智能监测数字化视力健康管理建设,推进全区中小学校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分期分批组织城区公办幼儿园家长接受视力健康教育,从源头防控学生近视;

2019年12月前,全区中小学生近视率在2018年基础上不递增,力争有所下降。

2019年开始,逐步完成对全区中小学校视觉环境的改善。

第三阶段目标

2022年12月前,实现中小学校、公办幼儿园学生、家长、班主任视力健康基本知识知晓率达标率到95%以上,家长认知度知晓率达到80%以上。

第四阶段目标

2023年12月,各校学生近视率在2018年基础上降低1%;

第五阶段目标

2030年12月,实现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近视率下降到36%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学校达到100%,合格率达到80%,优秀率达到25%以上的目标。

三、工作保障

成立江夏区教育局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 樊友华  邹克祥

副组长:     侯文亮  叶启发  辛从阳

 员: 夏建明  袁明刚  艾启海  

 柴武君    

各直属学校(幼儿园)校长(园长)

各教育总支干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体卫艺站。体卫艺站为牵头部门,负责日常工作;教育局办公室负责与区相关部门、局科室及相关二级单位协调对接;计财科负责视力防控相关经费的保障;基教科、学前中心负责该相项工作内容进课堂,督促学校、幼儿园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基建所负责学校视觉环境的改善。

四、工作任务

1.广泛开展视力健康教育市视防中心及区教育局体卫艺站指导各学校使用统一科学规范的宣传教育资料,指导学校、动员家长开展学生视力健康宣传教育,倡导视力健康文化,营造视力健康环境,树立正确的视力健康观念,提升视力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家长养成自主自律的视力健康行为。

创新开展校园学生视力健康警示宣传,落实学生视力健康教育课,将参观《学生视力健康教育馆》纳入学生假期“创新素质实践行”,通过多种形式督导家长自主管控学生视力健康。开展数字化网络学生视力健康教育与促进宣教活动,建立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互为补充,网络与体验互动式教育、媒体宣传相互结合的立体宣传教育平台。

2.全面实施智能监测风险预警。运用智能监测与数字化视力健康管理系统,开展学生视力与相关影响因素监测,每学期不少于2次,市视防中心每年入校完成全区学生近视率检测,配合学校实时向学生家长反馈,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向班级、家庭、学生提出维护学生视力健康指导建议,督导学校、家庭共同管控学生视力健康。

3.抓实日常综合干预管理。从幼儿园抓起,将学生近视防控纳入学校、老师日常管理工作。组建学生视保员和家委会共同管控学生视力健康。减轻学生家庭作业,控制视频教学时间与视频家庭作业,禁止老师要求学生进行校外培优补课,不得将学生学科成绩进行排名。为学生提供较好的视觉环境。坚持课间远眺,开展每日阳光健眼活动1-2小时,每天正确做好两次眼保健操。

4.实施全过程动态管控。运用智能监测与数字化视力健康管理系统,对学生视力健康状况及综合干预措施情况等数据进行动态分析评估,及时针对性地干预指导,对班级、家庭管控学生视力健康的实施情况与效果的监测、调查数据进行动态分析与跟进,推进学校、家庭、市视防中心三方共管责任落实,为区教育局对学校管理绩效考核评估工作提供依据。

五、各方职责

(一)学校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对作业数量、时间和内容的统筹管理,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改善视觉环境。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和坐姿矫正器,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教室照明卫生标准达标率100%。根据学生座位视角、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调整学生座位,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坚持眼保健操等护眼措施。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认真执行眼保健操流程,做眼保健操之前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手部清洁卫生,建议在课前做眼保健操。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掌握执笔姿势,督促学生读写时坐姿端正,监督并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写姿势,提醒学生遵守“一尺、一拳、一寸”要求。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经常揉眼睛等迹象时,要了解其视力情况及时告知家长。

强化户外体育锻炼。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严格落实体育课,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按照动静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有序组织和督促学生在课间时到室外活动或远眺,防止学生持续疲劳用眼。实施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督促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依托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向学生讲授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提高其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利用学校校园网、广播、宣传栏、家长会、微信等形式对学生和家长开展科学用眼护眼健康教育,通过学校和学生辐射教育家长。培训培养健康教育教师,开发和拓展健康教育课程资源。支持鼓励学生成立健康教育社团,开展视力健康同伴教育。

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学校教育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定期开展视力监测。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配合市视防中心开展近视率筛查,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学生家长,将学生视力不良率、近视率、新增率情况,日常视力健康管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分析汇总。每学期召开1-2次班主任、家长监测数据分析会,促进家长、班主任知晓率和执行率。

加强视力健康管理。建立校领导、班主任、校医(保健教师)、家长代表、学生视保员为一体的视力健康管理队伍,明确和细化职责。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每学期视力健康教育课不少于2次。按标准配备校医或保健教师及相关视力监测检查设备。

倡导科学保育保教。严格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重视生活和游戏对3—6岁儿童成长的价值,严禁“小学化”教学。要保证儿童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结合地区、季节、学龄阶段特点合理调整。为儿童提供营养均衡、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膳食,促进视力保护。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工作时要主动控制使用电视、投影等设备的时间。

(二)学生

要强化爱眼护眼的自我保护意识,知晓视力健康知识,提高视力健康素养。要通过视力健康教育课堂,阅读统一发放的视力健康保护知识手册,参与视力健康教育活动,掌握自我保护视力健康的技能,做到对视力健康管理的知而信、信而行。养成健康习惯,遵守学校近视防控的各项要求,关注自身视力健康状况,在学校接受视力健康监测的结果要及时告知家长,认真规范做好眼保健操、课间操,坚持课间远眺,保持正确读写姿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加强眼肌锻练,培养良好生活方式,不挑食、不偏食。

(三)家庭

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当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尽可能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当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及时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让孩子到户外阳光下度过更多时间,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要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从时空上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和强度。

控制电子产品使用。科学合理、控制使用电子产品,家长应以身作则,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严格控制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学习类电子产品单次使用时间不超过15分钟。

减轻课外学习负担。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负担,不要盲目参加课外培训或布置课外作业,应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

避免不良用眼行为。引导孩子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保障睡眠和营养。保障孩子睡眠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阶段学生8个小时。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

更新理念。改变“重治轻防”观念,关注孩子在校用眼情况,配合学校完成健康家庭作业,填写《学生在家用眼监督手册》,记录孩子家庭用眼情况,实现家校连接,不留空档。经常关注家庭室内照明状况,掌握孩子的眼睛发育和视力健康状况,及时实施早期预防控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四)教育行政部门

承担全区学生视力健康管理,进行技术指导与服务,推广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经验,倡导学生视力健康文化,指导学校共同完成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各项工作,实现学校学生视力健康教育、风险监测、分析干预、动态监管全覆盖,联合卫生部门和武汉市青少年视力低下防制中心开展进行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数据分析与管理,组织对学校工作质量评估、评审。

六、工作措施

1.加强学校群防群控队伍建设。校长为学校近视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班主任为班级责任人。各学校要建立校领导、班主任、保健教师(校医)、家长代表、学生视力保护委员代表组成的视力健康管理队伍,明确和细化职责。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保健室(医务室)力量,按标准配备相关监测检查设备。

2.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依托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向学生讲授保护视力的意义、基础知识和方法,提高其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利用学校校园广播、宣传栏、家长会、家长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对学生和家长开展科学用眼护眼健康教育,通过学校和学生辐射教育家长,培训和培养健康教育教师,开发和拓展健康教育课程资源。支持鼓励学生成立健康教育社团,开展视力健康同伴教育。

3.加强改善视觉环境。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鼓励学校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和坐姿矫正器,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标准达标率100%。根据学生座位视角、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调整学生座位,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4.加强眼保健操等护眼措施。中小学校要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认真执行眼保健操流程,做眼保健操之前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手部清洁卫生。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掌握执笔姿势,督促学生读写时坐姿端正,监督并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写姿势,提醒学生遵守“一尺、一拳、一寸”要求。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经常揉眼睛等迹象时,要了解其视力情况。

5.加强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的管理。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学校教育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6.加强科学保育保教。严格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重视生活和游戏对3-6岁儿童成长的价值,严禁“小学化”教学。要保证儿童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结合季节、学龄阶段特点合理调整。为儿童提供营养均衡、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膳食,促进视力保护。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工作时要主动控制使用电视、投影等设备的时间。

7.加强责任意识,签订责任书。区教育局将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绩效考评,建立年底交账的核对机制,对学校学生近视率与影响学生视力健康的相关指标进行一年一评。学校应将班级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工作纳入班主任的年度绩效目标考核内容,对各班级学生近视率与学生视力健康管理相关指标进行考核评估。区教育局与各校签订责任书,作为规定动作的刚性约束,签了责任书要严格逐条落实承诺,凡未按规定完成责任书工作内容,指标未达到要求的单位,将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通报、责任人处罚、领导人约谈等。

 

 

2019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