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艺视界

当前位置:首页>体卫艺教育 > 体艺视界 > 正文详情

艺路同行 共赏美乐

更新时间:2023-10-12    浏览量:951    作者:王晓琴 余梅茜    来源:体卫艺站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20231010日上午,江夏区体卫艺站副站长,小学音乐教研员王晓琴和大桥教联体片区各小学音乐教师齐聚在康宁路学校,举行了“艺术教育课程思政实践探究暨大桥教联体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活动内容以欣赏课教学研讨为主,由大花岭小学曾真老师带来一节生动、活泼的二年级管弦乐欣赏——《森林水车》。曾老师教态自然亲切,语态和蔼可亲,充分展示课堂魅力,为学生带来了一次沉浸式的音乐课堂体验。

大桥教联体活动图1.png

开课时,曾老师用小树苗作为课堂奖励机制,邀请同学们乘坐音乐列车来到森林里旅行,在这趟旅程中同学们认识了水车,感受到了音乐是如何生动的表现水车在工作运转的,随后在音乐的浸润中引导孩子们发挥充分的想像,感受到了小鸟在快乐地飞翔歌唱,并听辨认识了模仿小鸟清脆明亮叫声的长笛的优美音色,学习模拟了长笛的演奏,聆听乐曲中第二插部时引导学生结合音乐特点展开联想呈现了小松鼠的可爱形象,并用铅笔模仿了小松鼠啃松果而发出的既整齐规整又十分有趣的声音。整节课课堂氛围轻松、愉悦,教学设计以故事线贯穿始终,极具童趣性。课堂的最后曾老师结合塞罕坝旧貌换新颜的短视频,给予学生视觉冲击,适时渗透保护环境的思政教育,课程育人目标得到体现。

观摩活动结束后,老师们都对曾老师执教的《森林水车》表示一致好评。曾老师首先谈了谈她的教学设计思路,随后老师们针对这节课各抒己见,从教学设计、活动流程、课堂细节、课程思政的渗透与体现等多个方面进行研讨。

大桥教联体活动图2.png

每一次相遇都是为了更好的提升。文化大道小学谈雪婷老师建议在让学生画A段主题旋律线时可以画圆圈图,这样更符合小水车的形象特点,学生也能更好的辨别画圈部分的旋律表现的是水车在转动。康宁路学校李盈老师认为插部二部分的律动所呈现的音乐形象更适合啄木鸟的形象,也和本课鼓励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争做森林小卫士的思政教育贴合的更加密切。并建议老师在课堂中可以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发散自己的思维自主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等等。

最后区小学音乐教研员王老师对曾老师的课进行了细致点评。她认为曾老师这节课的结构框架很好,整节课很流畅并且让人感觉轻松愉悦,如果将课堂中的一些教学设计加以调整,并注意一些教学细节的表现处理对于本课的教学效果会有更好的提升。比如在画旋律线环节可以将音乐和美术学科相融合,应让学生自主选择最能表现这段音乐的图谱,更能体现以生为本及课程融合的教育理念,呈现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此外,在让学生听辨A主题出现次数和律动表演时,老师要注意发出的教学指令更加明确一些,这样学生不会在理解上出现问题,更能清楚教学任务要求。在课堂的尾声,进行环保教育的素材呈现要注意符合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图片、视频加教师的现场解说与学生应答的方式相融合进行,体现师生的互动。同时王老师也鼓励所有老师们上课不要害怕学生答错问题,一定要将课堂放心大胆的交给学生,只有学生自主学习表现与有生成性问题处理的课堂才会显得更加真实生动。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教学研讨为教师业务能力切磋、提升提供了有力的平台,让授课不再是一个人的冥思苦想,而是汇聚了众多老师智慧的结晶。老师们在活动参与中得到了磨炼和提升,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也增强了校际交流。相信在今天的艺术思政课堂教学实践研讨交流中教师们彼此通过思想交流碰撞出的火花,让今后的课堂教学会更加的完善,教师们对课程思考设计的维度也会更宽阔。